“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如果你要去北京,一定要帮我们给总书记带个话,如今班彦村老百姓的日子好了,我们永远将总书记的关怀记在心里。”阿生青代表在发言中满含热泪,把班彦村乡亲们的心里话带到了会上。
3月5日下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身着土族服饰的全国人大代表、互助土族自治县高寨镇副镇长阿生青用浓浓的青海乡音和与会代表们分享起“班彦村的故事”。
曾经的班彦村是互助县的重点贫困村,如今的班彦村是易地搬迁的“样板村”。
在阿生青的记忆里,三年前的班彦村还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班彦新村由沙沟山脑山地区两个社、 129户、 484人整体搬迁而成,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 277人。山上只有一条土路,一下雨,山路泥泞,人走不出去,也进不来,老人就医难、学生上学难、青年打工难……”
得益于易地搬迁政策,2016年4月1日,班彦村易地搬迁项目正式动工,新村选址大旱台,平坦、开阔之地,贫困户只需掏4000元钱,就可以住上新房子。
7个月后,129座混凝土浇筑的砖房院落整齐排列。每户建筑使用面积80平方米,三室两厅布局,还有一个190平方米的大院子。院子里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流淌。沙沟山行路难、吃水难的历史在这一代彻底结束了。
阿生青告诉记者,来北京之前,她专程去了一趟班彦村。当时和总书记握手言别的吕有荣老人已是77岁高龄,当老两口知道她要来北京开会时,高兴坏了。老人说,总书记来的时候新家没装修出来,连杯茶、一块馍馍都没有端给总书记,真想请总书记再来家里坐坐,到时候一定要给他敬杯亲手酿的酩馏酒,再说说这一年多来村里的变化。
“他们还专门委托我给习总书记带个哈达和老人亲手制作的刺绣鞋垫,他俩想着还要给总书记做双布鞋。”
阿生青一边说,一边哽咽:“两位老人那种发自内心感恩党、感恩总书记、一心跟党走的情怀让我深受感动。”
“如今的班彦村水、电、路、排水管网、卫生厕所、集中养殖区、污水处理站、新村亮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全部完工。进入农户家里,三室二厅的房子整洁宽敞,装修别致,家里还通上了天然气,家家户户都摆放着习总书记看望大家的照片,表达着群众对党的恩情。”
班彦村群众高兴地告诉阿生青,党和政府正在扶持大家发展八眉猪养殖、中药材种植、盘绣制作与销售、光伏扶贫等项目,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能致富”。
乡亲们天天都在热切期盼着总书记能再来班彦新村看看啊!(孙海玲)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