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首页 主动公开 解读回应 政府工作报告
在线访谈 政府文件 信息公开年报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青海省2018年两会 > 媒体声音

让特色产业激发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18-01-30 10:14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编辑:

“过去五年的工作成就实在,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贴近民意、符合民情、保障民生,未来五年的工作计划详细,处处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就撸起袖子加油干。”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人大主席冶海君看了微信群里转发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后说。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后,省人大代表、贵德县河西镇党委书记万玛措就将《政府工作报告》摘要转发到了河西镇党委政府工作群,大家纷纷点赞分享过去的成绩,一时间,万玛措的朋友圈几乎都是2018年“两会”的信息。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得到实惠最多的还是我们农牧民群众,易地搬迁住上新房子,产业扶贫让农牧民在家门口挣到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甚至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一个个惠民的好政策都数不过来啦!”冶海君说。

河西镇地处贵德县中西部,有29个行政村,74个生产合作社,1个社区居委会,全镇7221户24300人,其中贫困户243户,全镇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兼有少块畜牧业,而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是土地流转及土地流转后的务工收入。

“全镇80%的土地已经流转了,流转到了产业园区和农牧业合作社,现在,全镇有68家农牧业企业。农牧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得到一笔收入,然后到流转土地的企业务工,又是一笔收入,因此,全县农牧民依靠土地增收。”万玛措向记者介绍。

要说土地流转后经营不错的企业,不得不提河西镇百疏园蔬菜种植。百疏园流转了河西镇农民的800公顷土地,发展温室大棚搞蔬菜种植,一年四季为市场供应新鲜蔬菜。并通过电商服务,为全国各地送蔬菜上门,同时,百疏园为河西镇贫困户解决了50多个就业岗位,而这些贫困户每天的工资是80元,一个月下来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

“作为本土企业,不仅要想办法盈利,更要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力所能及地为当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哪怕是一户贫困户脱贫,解决一个就业岗位,要不断地积蓄发展的势能,投身建设新青海,创造农牧民新生活。”百疏园的樊总说。

河西镇今后的发展之路在何方?“继续抓好土地流转,从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不断壮大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是河西镇给出的答案,更是河西镇今后发展的方向。

目前,河西镇流转的土地用于发展特色养殖较多,梅花鹿养殖场,120只梅花鹿,脱落的鹿角和鹿血用来销售,收入可观;孔雀养殖场,200只孔雀,用于标本、孔雀蛋销售。还有藏香猪、珍珠鸡等特色养殖。

特色种植方面,成规模种植的玫瑰花、薰衣草,深受市场关注。而农牧民贫困户将每人6400元的互助发展资金投入到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企业,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分红。

“过去五年,河西镇积蓄了发展新动能,新的五年,河西镇以《政府工作报告》为引导,以绿色发展理念创造新生活,坚信,一定能实现‘两步走’战略目标。”万玛措自信地告诉记者。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