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李春生接受记者采访。摄影:黄灵燕
省政协委员赵海霞接受记者采访。摄影:黄灵燕
主持人:张浩
嘉宾:李春生省人大代表,德令哈市市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工业园管委会第一副主任
赵海霞 省政协委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青海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施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战略,着力点在高质量发展上,那么,作为来自青海工业经济发展“桥头堡”海西州的代表委员,你们如何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并请从不同方面介绍一下海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李春生:实现青海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德令哈市,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份子,一直以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照打造500亿元产业基地的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目前,德令哈市在推进盐碱化工、水泥建材两大传统基础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重点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以镁合金、海绵钛、结构板材为主的新材料和以光热、光伏和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以及以风机叶片和塔筒、储热熔盐、逆变器等为主的装备制造。构建新兴产业集群为骨干、优质品牌产品为供给的产业结构新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不可缺少的两个要素。像德令哈市,近年来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领军人才、柔性人才、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计划及省外本市人才汇集中心、省外人才智库等引才引智工程,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其内生动力。
赵海霞:众所周知,柴达木,是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战场,是一艘承载海西循环经济产业的“母舰”。长期以来,柴达木循环经济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占据了我省工业经济大盘子的“半壁江山”。
推动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应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去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海西州主动适应,做好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大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了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四个百亿元”农牧业产业和“四个千亿元”工业产业。去年,海西在抓调整促转型,在新旧动能转换上也取得了一些新成就。今后,海西将进一步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奋力打造千亿元锂产业集群、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千万吨原油储备及油气化工产业集群、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等“五个千”产业集群,并以“跳起来摘桃子”的主动意识,招商引资、建设科研室、引进人才,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