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000185/2016-00922 |
发布机构: |
省政府办公厅 |
标题: |
2015年全省产业扶贫项目带动34.7万人实现增收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 |
成文日期: |
2016-01-05 |
是否有效: |
是 |
主题词: |
2015年,我省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1.9亿元,通过实施形式多样的产业扶贫项目,直接带动9.9万户、34.7万人实现增收。这是记者昨日从省扶贫开发局了解到的。
我省产业扶贫采取入股分红、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产业经营模式,在全省36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扶贫产业基地79个,扶持龙头企业68家,专业合作社50家。
在同德县省级扶贫产业园,切杰加的东格尔藏式家具综合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就坐落在那里。住在新区、工作在扶贫产业园是同德人的理想生活。扶贫产业园是集加工、销售、物流、劳动力转移为一体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扶贫基地,总投资1.69亿元,已进驻藏服加工、木雕工艺加工、藏文化影视拍摄制作、哈达加工等9个产业生产基地,预计全年总产值达1.59亿元,可吸纳就业人员1181名,年人均收入在24000元以上。开业不到三个月,切杰加公司生产的家具就供不应求,纯收入达13万元。
王治邦,海晏县三角城镇海峰村人。前几年,王治邦主要养殖羊,规模为100只左右。那年羊肉市场不稳定,导致客户养殖的羊未及时出栏,加之饲料匮乏,周转资金短缺。在到处借钱无果的情况下,了解到银行小额贷款产品,有“高效、快速、便捷”等特点,以组建联保小组的方式申请贷款5万元,没想到贷款在短短3天内就成功拿到手,解决了燃眉之急,由面临亏损转为盈利,养殖规模也逐渐壮大。2014年下半年,王治邦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96万元,并由政府投资400万元,自筹12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棚圈设施。没多久,王治邦再次向银行申请贷款100万元,并以县扶贫局扶贫专项资金作为主要担保方式。在保证金到位后,2015年9月份王治邦收到了贷款100万元,养殖业走上了产业之路。
……
切杰加、王治邦,都是通过产业扶贫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按照“建园区、引龙头、扶产业、扩基地、增效益、带农(牧)户”的思路,全省建设扶贫产业示范园15个;依托自然生态景观、民族文化资源、现代生态农业等旅游资源,实施国家旅游扶贫试点项目53个;按照企业投资、群众受益、合作共赢的思路,在8个县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150兆瓦,引导企业投资13.5亿元,带动833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约4000元。通过实施形式多样的产业扶贫项目,我省直接带动9.9万户、34.7万人实现增收。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