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首页 主动公开 解读回应 政府工作报告
在线访谈 政府文件 信息公开年报
当前位置: 首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环境保护

索引号

015000185/2017-01234

发布机构

省政府办公厅

标题

西宁市治理河道保证让清水入城

发文字号

主题分类

其他

成文日期

2017-09-08

是否有效

主题词

西宁市治理河道保证让清水入城

近年来,西宁市从北川河、南川河、西川河的综合治理上下功夫,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岸景绿化建设、水污染防治等措施,联动推进“清水入城”工程,使湟水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把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纳入我市各县区政府及相关工业园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目标中,开展河道砂石资源综合整治,关闭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河道两侧500米范围内211处非法采洗砂场,有效保护了上游水环境。

  加大源头治理减少入河泥沙量。采取生物措施、农耕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上治、中挡、下排”,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重点实施了火烧沟流域、湟中西纳川流域、大通黑林河流域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综合治理,改变了沟道的小气候,增加了土壤湿度,提高了沟道坡面植物自然修复能力,每年减少入河泥沙168万吨,有效改善了下游河道的水体浑浊现象。

  加强水生态治理,提升河道景观。以湟水河“三河六岸”为轴心,重点实施了湟水河城区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北川河核心段综合治理、南川河防洪及流域治理项目等一批水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深入推进湟水流域水体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城市污水截污纳管收集管网建设,敷设污水截污及排水管道1440公里;整治湟水河流域排污口668个;建成11座污水处理厂、2座再生水厂,使得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7.2万吨,有效改善了城市水生态环境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