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首页 主动公开 解读回应 政府工作报告
在线访谈 政府文件 信息公开年报
当前位置: 首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就业创业

索引号

015000185/2014-00652

发布机构

省政府办公厅

标题

一季度全省就业工作开局良好

发文字号

主题分类

其他

成文日期

2014-04-08

是否有效

主题词

一季度全省就业工作开局良好

一、一季度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8万人的22.3%,比去年同期增长1.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3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0.3万人的37.8%,比去年同期增长51.2%;城镇各类失业人员实现就业806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5万人的32.26%,比去年同期增长8.71%;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3.47万人次(其中跨省流动就业17.7万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次)的43.47%;城镇登记失业率3.2%。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结合产业升级努力开发扩展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工作岗位就业,落实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作为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工作来抓,全面推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同时,将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作为就业援助工作重点,按照宣传到位、登记到位、家访到位、帮扶到位的“四到位”要求,对每一名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二)组织开展就业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两项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召开专场招聘会170余场(有一定规模的招聘活动60余场),走访就业困难人员3223人次,安置困难群体就业988人。提供免费服务123600人(其中女性41073人)。本地企业吸纳农牧区劳动力20860人,跨地区有组织输出劳务47833人,接受创业服务3100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5294人,创业培训371人。提供劳动维权和法律援助11680人,推荐诚信服务机构61个,发放宣传资料近20万份。

(三)提升就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指导各地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工作,促进各项业务信息的整合贯通。加强创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创业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服务水平、激发民众创业热情。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主要工作

存在的问题:一是政策宣传不够、落实还不到位,重点就业群体特别是基层乡镇、社区人员了解就业政策渠道狭窄的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还未充分显现,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生态移民等靠要观念尚未改变、就业渠道不畅、稳定就业数量较少等问题突出。三是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欠缺,外出务工人员规范化管理仍须加强。

下一步主要工作:一是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关注支持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在全省范围开展高校毕业生“换脑筋、闯市场”主题宣传教育专项活动。二是继续实施民众创业战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创业型城镇、创业型社区活动,继续组织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创业培训进社区等活动,鼓励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自主创业。继续鼓励支持全省各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三是创新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管理模式和手段,加大担保基金筹集力度,简化优化贷款程序,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额度提高政策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强化规范管理,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融资机制。四是做好对就业困难群体登记认定和针对性帮扶,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五是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劳务经纪人发展意见,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建设,继续组织开展种类劳务对接活动。认真做好三江源地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推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扩规模、稳增收。六是着力打造劳务品牌,调研起草枸杞产业促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继续组织开展赴新疆采摘棉花和赴海西采摘枸杞活动,努力增加农牧民劳务收入。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