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000185/2023-00113 |
发布机构: |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 |
标题: |
《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解读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
成文日期: |
2023-04-14 |
是否有效: |
有效 |
主题词: |
现将《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23〕32号,以下简称《意见》)”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推动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大指示要求的具体实践,是我省畜牧业生产由增产导向提质导向加快转变,促进生产经营方式转型的客观需要,对于青海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生态畜牧业进入改革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广大牧民群众享受到了发展红利,企业带动合作社发展的模式初显成效,但我省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牧区,今后一段时期全省要奋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着力破解农牧区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发展的瓶颈制约,完全有必要遵循问题导向,结合当前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出通盘考虑,出台《意见》,明确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途径,从政策层面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生态畜牧业发展,持续促进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对“四地”建设意义重大。省农业农村厅结合省情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文件初稿,广泛征求有关地区和单位意见建议,并修改完善,报经省政府研究同意后,正式印发实施。
二、总体要求
《意见》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生态畜牧业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关键,以牦牛藏羊产业为主,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做优做强绿色有机畜牧业,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竞争能力和输出水平,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步伐,提升畜牧业现代化水平。到2025年,推动实现牛羊生产、合作方式、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市场营销和服务保障“六个”转型升级,构建三产融合、规范经营、市场营销“三大”产业体系,生态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牛羊生产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一是综合施策稳步提升牦牛藏羊良种供种能力。二是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三是加大技术和新装备示范推广。四是打造现代产业链条。
(二)促进合作方式向利益联结转型升级。一是加大社企合作,实现按需生产、依标生产,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二是探索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效融合方式。三是对各类经营主体分门别类引导培育、规范建设、加快发展。四是加强联合合作,构建主体多元、功能互补、运行高效的生态畜牧业组织体系。
(三)加强经营管理向规范有序转型升级。一是开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生态牧场示范创建,加强示范社培育力度。二是规范管理制度,明确生态保护责任,推进依法治社。三是清理空壳合作社,实现规范立社、服务活社、质量强社。
(四)加快试点推进向整县示范转型升级。一是牧区六州创建一批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二是梯次创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三是凝练典型模式,带动全省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
(五)加快市场营销向优质输出转型升级。一是实施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精心打造区域品牌和全产业链。二是提升产品质量,健全畜产品可追溯体系。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完善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利益联结机制。
(六)健全服务保障向资源共享转型升级。一是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综合利用饲草、秸秆等资源发展草食畜牧业。二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落实免疫、检疫、监测、淘汰、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三是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企业家回归领办合作社。四是对经营主体财务管理、重大事务和生产经营的规范程度,合作社牲畜出栏率和年底分红等情况进行量化考评。
四、保障措施
一是重点从各市州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配齐生态畜牧业工作的专班专人,健全工作制度为主强化组织管理。二是从树立协调发展、长效扶持、多元投入理念,整合资金扶持生态畜牧业经营主体为主加大资金投入。三是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党委政府重点督查内容为主加强考核评价。四是以深入挖掘推动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新典型、新经验为主加强宣传引导。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