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000185/2017-00729 |
发布机构: |
省政府办公厅 |
标题: |
省经信委创新五大举措扎实推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成文日期: |
2017-10-25 |
是否有效: |
是 |
主题词: |
今年以来,省经信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青海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四个转变”新思路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努力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取得新的成效。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8%,高技术工业产业、轻工业、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1.6%、25.8%、28.6%,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28.6、19.7、22.5个百分点;采矿业完成投资78.9亿元,同比下降5.1%,而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投资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553.8亿元,同比增长11%,带动全省一般性工业投资增长9.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步伐日益加快。
100项改造提升项目、100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互联网+”工业应用示范、大数据应用等骨干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和高新化方向转变。1—9月,全省工业领域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68.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84.4%;建立全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6户企业被列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9户企业被确定为全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优秀企业,全省信息消费投入65亿元,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7亿元。截至八月底,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产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7.8%。企业技改工作成效明显,国家电投西宁分公司实施单晶高效电池升级改造后,电池平均转换效率提高1%,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1.3%,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铝青海分公司实施炭素焙烧炉环保技术改造后,阳极焙烧炉天然气单耗由最高每吨114立方减低到64立方,阳极换极周期延长10%,原铝直流电耗吨铝减低140千瓦时,全年节约8533.1吨标准煤,实现焙烧烟气达标排放。
2025青海行动方案》和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积极实施百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制订《青海省新材料产业2025发展规划》《青海省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措施》《青海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经济由投资要素拉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推动新兴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新能源制造业已形成以晶硅系为主,非晶硅系、聚光系为辅的多元发展格局;浪潮集团西部运营总部加快建设,阿里巴巴集团入驻高原大数据中心,藏文语言软件、藏文搜索引擎、藏文电子产品等占据全国重要市场;全省有中藏药生产企业25家,年产值达到37亿元,冬虫夏草、沙棘、枸杞综合加工产业已经形成。1-9月,全省新材料、新能源、盐湖化工、生物产业等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9%、6.8%、6.9%、27.8 %。截至9月底,百项创新攻坚工程完成投资190.6亿元,引导企业完成研发投入5.21亿元,共取得3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获得8项省级创新成果,制订9项企业标准,亚洲硅业48对棒还原炉研发及规模化应用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诺德新材料高档电解铜箔、中利光纤光纤预制棒及拉丝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金昆仑锂业5000吨金属锂及1万吨氯化锂项目开工建设,黄河水电青海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洲硅业青海省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自主研发机构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僵尸企业”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做好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意见》《2017年度青海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安置专项奖补资金申报指南》《大通煤矿120万吨产能退出工作方案》等文件,并向国家上报《关于报送2017年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安排的报告》,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煤炭去产能目标,青海能发集团公司大通煤矿120万吨、青海西海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多隆二矿6万吨、青海省茫崖天青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柴水沟煤矿6万吨三处煤矿完成省级现场考核验收,1.55亿元财政奖补资金已拨付至相关企业和地方财政部门。坚持以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为重点,不断创新煤炭产业有效供给,加快实施重大煤基低碳科技创新项目,积极引导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目前,大美煤业尾气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青海矿业60万吨烯烃项目环评获国家环保部正式批复,并与央企中煤能源集团达成初步合作投资意向,累计完成投资约32.07亿元,所有前置审批手续已完成。组织开展5轮“地条钢”产能摸底排查工作,处置海东市乐都区三达铸件加工厂违法生产“地条钢”案件,查获成品“地条钢”180根,依法拆除“地条钢”生产设备,从源头上促进全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继续采取提升、改造、重组、退出“四个一批”的方式处置僵尸企业,15户退出企业中13户已按方案停产,有效推动全省工业企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33家中央企业助力青海持续健康发展座谈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与8家央企签订总投资1925亿元的项目合作协议;圆满完成第十八届青洽会开幕式主旨论坛、锂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等9个高端论坛和36场投资推介及洽谈活动,签约项目353个,总投资额1865亿元,超额完成1500亿元预定目标,其中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等产业签约1126亿元,占到签约总额的60%,江苏腾方三元锂电池、上海启迪水务盐湖提锂、鑫鲁丰集团高性能铝合金粉末彩涂板等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产业带动作用较强的招商引资项目相继落户我省,壮大了产业基础,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招商引资对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填补空白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9月底,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18.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2.5%。第十七届青洽会448个签约项目已落实433个,履约率96.7%;已开工项目354个,开工率79%;到位资金750亿元,资金到位率41.3%。
12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先后组织申报了4批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开展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累计争取到中央资金5.25亿元。同时,我委从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企业技术创新及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对循环经济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积极培育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上半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耗能行业中有10种单位产品能耗较上年同期下降,且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5.5个百分点。其中,吨铝加工材消耗能源量同比下降29.0%,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33.8个百分点;电炉炼钢综合工序单位能耗同比下降3.4%,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38.0个百分点;吨水泥综合电耗同比下降2.0%,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1.1个百分点;吨水泥标准煤耗同比下降3.5%,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0.6个百分点。1-8月,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0.57%;全省一般性工业投资完成632.7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以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的循环经济类项目投资占到85%以上;共安排重点工业前期项目74项,安排资金3650万元,其中循环经济类项目29项,安排资金1460万元,占总数的40%;共备案各类项目21个,项目总投资362.5亿元,新材料、轻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物流、园区建设等低能耗、低污染项目13个,占全部备案项目总数的62%,项目总投资314亿元,占全部备案项目总投资的86.6%。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