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000185/2012-01039 |
发布机构: |
省政府办公厅 |
标题: |
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成文日期: |
2012-12-17 |
是否有效: |
是 |
主题词: |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将肩负起更加重要的历史责任;在确保我省推进“三区”建设,实现“两新”目标中承担着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开拓创新,扎实开局,促进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综合载体。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是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科学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在城镇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精心编制、严格执行规划,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城镇建设。要注重规划的先导性,体现规划的科学性,通过规划引领,促进大中小城镇健康协调发展,推进城市群、城市新区快速发展。同时要强化规划管理,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依法实施,不能随意变更。二是要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以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格局为目标,以体现现代文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于一体的城镇建设规划为依据,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三是注重突出城乡特色。合理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把其作为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农村建设立足当地特色,注重农村自然、历史文化以及原有风貌的保护,注重保护和建设农村自然环境、人居环境,保护田园风光,传承村落文化。
二、切实关注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要坚持不懈地为老百姓多办好事,办好实事,以群众利益为首要任务,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不断优化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一是健全住房保障制度。通过廉租住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多种渠道,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新就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等住房问题,积极支持各地在解决农民工住房方面的有益探索,特别要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等工作。二是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我省实际,首先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县城所在地或中心乡镇,利用地理区位优势,作为新型农村社区的优先选点,实现就地城镇化,辐射带动人口向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并带动周边传统村落快速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牧区奖励性住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力度,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以此带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进程。四是建设优美舒适和谐的宜居环境。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排水系统,努力提高城镇绿化质量,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一是通过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二是认真落实和完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资源环境约束下符合青海实际的住房建设发展模式,引导开发企业以合理价格促销,提升产品品质,促进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保持合理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三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分析,及时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继续加强市场秩序监管。严肃查处房地产交易环节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各项违法违规行为。
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集成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技术,带动建筑技术革新,推动建筑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建筑特点,合理制定地区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实施有针对性地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规划和各项政策措施,以有效指导建筑节能工作。三是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工作。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特别要结合青海的实际,大力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四是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各环节中建筑节能的监管,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认定、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标识管理以及建筑节能能效评估等制度。五是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墙体材料改革、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工作。(作者:贾应忠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委书记)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