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务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结合西宁海关2012年信息公开情况编制。本年报由五部分组成:主要工作概述、海关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附表。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
一、主要工作概述
(一)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规范运行。
我关以实施“三定方案”为契机,优化监管资源配置,重组了2个业务职能管理部门和1个业务现场部门,所有对外业务统一由业务现场办理,初步实现了职能管理与具体执行分离,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同时,以健全部门和岗位职责、业务操作规程、部门间的联系配合等为重点,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全面梳理,共计修订完善制度219项,废止制度88项,进一步夯实业务规范运行和风险有效防控的制度基础。据对关员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显示,我关目前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工作衔接更加高效、风险防控更加有效,关员满意度达到90%。2012年,我关执法评估总体评价为95.47分,指标总体水平处于“深绿灯”区域,在全国41个直属海关中排名第22位,比上年上升18位。
同时,将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起来。一是认真开展日常提醒教育专题试点工作,完善廉政警示谈话的内容和方式,相继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大家谈”、“清风关韵”廉政作品征集、“预防海关工作侵权渎职犯罪”讲座等系列活动,将廉政提醒教育融入日常业务执法和管理工作之中。我关缉私局被青海省直机关工委评选为“省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二是认真开展专项督察。先后开展了“国门之盾”行动、“改进海关监管和服务”、“预算执行”、“机关服务中心内控管理”等专项督察和“玉树抗震救灾款物及扶贫物资使用情况”效能监察,共排查内控风险19项,提出督察建议19项,坚决纠正不规范操作,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三是推进执法领域和非执法领域内控建设。有效运用廉政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海关执法内部风险和企业管理外部风险的“双析双控”。及时开展“三定”方案实施后的风险摸查,审核调整了18个岗位的H2000系统的业务授权,确保业务运行有序、制度衔接到位。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年内多次走访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和特邀监督员,积极参加“青海省政风行风热线”广播直播节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认真做好总署清权确权“两表一图一说明”的意见反馈。根据总署要求,组织各部门深入学习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对政府采购管理权、科技管理权和岗位职责细化表等三项内容提出了工作建议。
(二)海关内部事务公开情况。
关党组始终坚持在事关全关建设与发展、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上做到公开、民主、透明,事前向全关公布听取关员意见,事中接受法规、纪检监督,事后加强情况通报,增强了决策议事的“透明度”。全年共发布党组会议纪要14次,关长办公会议纪要28次,最大限度的让关员知晓内部事务。同时为畅通关员表达意见、反映问题的途径,在办公楼内设有“意见箱”,在政务办公系统中开设“关党组意见征集箱”,随时接受问题、建议,并将解决情况及时向关员反馈,接受监督。在采购合同制定、施行等环节中,法规、监审、档案等部门实行联动,共同监督,有效促进了我关内部管理更加统一、公开。
(三)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12360”服务热线建设。一方面,重点加强热线人工坐席人员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参加培训班、发放培训资料、业务骨干轮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坐席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及时、准确地回答管理相对人提出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加大12360服务热线的硬件投入,在时间紧、资源少的情况下,按照总署要求增配了语音网关、网络交换机等设备,实现了与北京010-12360服务热线的互联互通,提供7×24小时无间断服务。2012年,我关12360服务热线共答复各类咨询120余次,管理相对人满意率达100%。
二是充分发挥报关大厅窗口服务功能。在报关大厅现场设置了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摆放法律宣传手册、办事指南等,公开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业务流程、办理时限,方便管理相对人查阅办事。积极推行“一窗式”服务,落实首问责任制,深入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服务,及时解决企业通关疑难问题,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优惠政策。对通关流程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监督,定期对业务操作效率进行评估,限时办结,促进各项业务高效运作。
三是积极推动青海电子口岸建设。我关把青海电子口岸作为加快通关效率,改善投资环境,提升青海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打好基础,做好推广,取得实效。2012年,青海省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青海省电子口岸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实现了与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新一代数据交换平台的对接。目前,中国电子口岸的“联网报关”、“进口付汇”、“出口收汇”和“网上税费支付”等多个项目在关区得到应用,入网企业达到728家。
二、海关信息公开情况
我关高度重视网络渠道的信息公开工作,把网上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定期对门户网站进行改进升级,力求可视界面和操作平台更加科学、全面、便捷。按要求设置政务公开栏,将单位职责权限、办事指南、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服务承诺等予以公布,做到形式橱窗化、地点公众化、内容规范化。通过这一平台,我关的工作计划总结、政策法规、行政许可、统计数据、工作信息等全部公开。同时,积极推行在线服务,将信息公开与网上咨询、业务办理等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网络平台功能。2012年,我关门户网站共公开各类信息324项,接到各类留言咨询3件,均已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回复。全年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具体情况为:
(一)法规公告类。
公布海关总署令、公告、法规共计173条,公布本关各类公告16条。
(二)本关动态和计划总结。
公布本关动态新闻86条、图片新闻11条,公开《西宁海关2011年工作总结》、《西宁海关2011年海关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西宁海关2012年工作要点》、《西宁海关2012年上半年工作计划进展》等4项。
(三)海关统计信息
发布《青海省外贸运行情况》12篇,相关进出口数据12篇。
(四)人事、公务员考录、拍卖信息。
发布社会关注的人事信息、公务员考录及拍卖信息10条。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我关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建立了依申请公开的渠道,确定了依申请公开事项的受理部门,保证依申请公开得到有效落实。2012年,我关未接到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相关工作信息的申请,因此不存在依申请公开及收费情况,亦未发生因海关信息公开申请引起的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尽管我关2012年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政务公开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查询的便捷性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政务公开业务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2013年,我关将在海关总署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条例》的规定和关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研究,吸取经验,通过完善西宁海关门户网站功能设置和进一步提高12360海关热线服务水平,保证政务公开内容全面、程序规范、及时到位。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