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首页 主动公开 解读回应 政府工作报告
在线访谈 政府文件 信息公开年报
当前位置: 首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报>2017 > 省政府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18-04-17 04:30 来源: 作者: 编辑: 宁瑞娜

2018年3月10日

引 言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办法》有关规定,由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两会”议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说明。本报告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

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sdaqh.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昆仑东路76号;邮政编码:810007;咨询电话:0971-8865682)。

专有名词解释

四品一械: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双随机一公开:是指随机抽查事项将采取“双随机”方式,即:执法部门在开展执法检查时,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方式。“一公开”即:定期公布抽查结果,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要及进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飞行检查:是跟踪检查的一种形式,指事先不通知被检查部门实施的现场检查。

一、概 述

2017年,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条例》《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青海省实施<条例>办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国家总局关于信息公开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把信息公开作为强化监管工作的重要手段,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并将加强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全省食药监管工作会议上和半年工作推进会和各业务会上多次强调和安排。同时,进行细化分解,一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绩效考评范围,切实将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综合运用门户网站、报刊电视、新媒体、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拓展公开渠道,依法、主动、及时公开政府信息,切实保障公众权益,提高监管公信力。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7年,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1500条,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381条。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2448条,其中: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340条;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681条;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426条;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365次,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636条。回应解读公众关注热点110次,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292次。

(一)“四品一械”抽检信息公开。在省局政府门户网站设置食品抽检信息、药品抽检信息等专栏,及时“四品一械”抽检信息,同时公布合格产品信息和不合格产品信息,全面客观公开抽检情况、质量状况,为消费者提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2017年,公开各类监管信息4300余条,同比增长23%;公开曝光食药违法行为86次,发布食品抽检公告56期、不合格药品通告6期,省局利用微信公众号、微网站、今日头条号等转载国家总局、发布省局各类抽检信息。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门户网站二维码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

(二)食品药品生产许可等信息公开。在省局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了食品生产动态信息、食品企业名录、公示公告等专栏以及相关查询栏目,并及时发布许可信息、更新相关数据。

(三)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全面推进监管工作标准、程序、结果公开,制定诚信“黑名单”管理公示制度。发布违法药械广告、行政处罚等信息33件。针对“塑料紫菜”“棉花肉松”等网络谣言,在主流媒体主动澄清事实真相,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建成全省统一的“12331”举报电话呼叫中心,全年受理核查群众投诉举报1751件,进一步调动了公众参与食药安全治理的积极性。

(四)监管信息公开。加强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全年公开政府信息和食药安全信息3780条,权力运行和监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发布食品风险警示和消费提示95条;发布GMP、GSP公示公告28期;在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及青海法制报制作了4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专版;利用发挥微信公众号、微网站、今日头条号等新媒体受众广、传播快的优势,及时推送有关信息,使之成为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让公众及时了解食药监管动态和安全信息。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10项具体措施,成立了信用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建立了信用信息平台和数据归集报送机制。截止2017年12月31日,我局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率均达100%,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全年省级层面随机检查食药生产经营企业190家,飞行检查164家,检查企业户数覆盖面达到86%,检查事项覆盖面100%。

(五)部门预算及部门决算公开。按照财政部门统一要求,在省局政府门户网站设置的财政公开专栏分布了2016年度部门决算和2017年度预算编制说明。公开了2017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机关运行经费情况、政府采购情况、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绩效目标设置情况等信息。

(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月”等载体,广泛宣传食药安全工作成果和科普知识,组织150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人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上承诺宣誓。营造食药安全氛围,在青海广播电台经济广播107.5和花儿调频90.3每天6次每次15秒开播“食药安全在身边”栏目;在28条公交线路400辆车的车载视频上制作和播放食药科普知识和宣传短片;在7个闹市区的车站候车亭制作了食药科普宣传知识广告宣传栏;在市区48个商务楼宇液晶电视制作播放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在西海都市报“民生街栏目”开辟“食药安全知识”专栏。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7年度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462件。其中:当面申请数2965件,网络申请数497件。按时办结数3462件。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5件,同意公开答复数5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2017年度共接受群众咨询2786次,咨询电话接听1757次,当面咨询接待914次,网上咨询115次。本单位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724万人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公示公告、办事指南、工作动态、省局动态、州县动态、风险警示信息、举报投诉、抽检信息等。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2017年度,省食药监局因政府信息公开而被提起行政复议4件,行政诉讼0件。4件行政复议案件中,2件作出维持省局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1件要求重新答复,1件因寄递原因造成延误被确认违法,但不再重新答复。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2017年,省食药监局配备政府信息公开兼职人员1名,投入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1万元。在办理依申请公开工作中,未向申请人收取费用。

七、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根据《条例》的要求,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进行公开。推进与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重要事项的公开。把定期公开、阶段性公开和临时公开结合起来,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特别是上级政策有变化时,及时公开变更的内容,确保公开的效果。同时,吸收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培训,通过培训,使各处室进一步掌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及相关技能,不断提高机关干部信息工作水平。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中,对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省政府、国家总局的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公开工作能力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力量需加强和充实;公开时效需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谨性、规范化建设需进一步提升。2018年,省食药监局将按照《条例》《青海省实施<条例>办法》规定和省政府、国家总局的工作要求,需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机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增强公开时效、拓展主动公开渠道和覆盖面,加大公开力度。同时,督促和指导各级监管部门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将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与食药安全监管协同推进,相促进,同提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机制。调整完善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健全完善制度,提升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严谨性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进一步加强主动公开。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食药安全问题整治、行政执法和处罚、抽检监测等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及时主动公开信息;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拓宽公开渠道、方式、形式等,通过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权力运行、监管执法透明度,树立公平公正公开食药监形象,提升监管公信力。三是进一步做好政策解读回应。充分发挥专家、法律顾问的作用,参与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工作、政策解读、热点难点问题回应等,切实落实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要求,适应和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群众对信息公开的需求,让信息公开跑在舆情前面。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17年度)

填报单位(盖章):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1500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381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153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340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681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426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365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363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11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2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1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78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37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59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115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0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3462

1.当面申请数

2965

2.传真申请数

0

3.网络申请数

497

4.信函申请数

0

(二)申请办结数

3462

1.按时办结数

3462

2.延期办结数

0

(三)申请答复数

5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5

2.同意公开答复数

5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0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0

涉及商业秘密

0

涉及个人隐私

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0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0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0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0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0

四、行政复议数量

4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2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2

五、行政诉讼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六、举报投诉数量

0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0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1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0

2.兼职人员数

1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

(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1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2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2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2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5

单位负责人:吕 东    审核人:柴生巍   填报人:陈亮

联系电话:0971—8865682         填报日期:2018.03.10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