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9日
引 言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青海省公安厅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其他相关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说明和指标统计附表。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青海省公安厅网www.qhga.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青海省公安厅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八一中路50号,邮编:810007,电话:0971-8293231,传真:0971-8293231)。
一 、概述
2017年度,省公安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有关工作部署,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及《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的各项要求,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以公安改革为动力,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公平公正、合法有序、及时准确、便民利民的原则,充分发挥“阳光警务”对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提升公安机关服务群众能力,推动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建立完善各项制度,突出重点热点问题,畅通信息公开渠道,丰富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省公安厅到2017年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25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其中,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53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16条,占总体的比例为1.5%(内容可具体描述);规划计划类的信息14条(内容可具体描述),占总体的比例为1%(内容可具体描述);属于省公安厅业务类信息990条,占总体的比例为97.5%。
2017年,省公安厅围绕公安重点工作和公安机关出台的各项便民措施,对制定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公布后,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报道、两微一端等各种渠道及时主动发布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的信息147条,引起社会的良好反响。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均采取多种方式,对重大政策和便民举措进行科学解读、阐释,对110接处警、户籍、治安、出入境、禁毒和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等各警种业务知识,以及公安院校招生等公安工作进行宣传解读,增进公众对警务工作的了解和理解,预防和打击各类犯罪,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省公安厅2017年度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件,其中当面申请0件,传真申请0件,电子邮件申请0件,网上申请0件,信函申请1件,其他形式申请0件。
在已经答复的1件申请中:“同意公开”的1件,占总数的100%,主要涉及网络等级保护等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省公安厅2017年度共接受群众咨询2万余次,其中公共查阅室接待8000余次,咨询电话接听1万余次,当面咨询接待2千余次,网上咨询449次。省公安厅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8000余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公众防范、信息公开等栏目。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省公安厅2017年度发生针对省公安厅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发生针对省公安厅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0件;此外,省公安厅还收到各类针对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包括信访、举控)0件。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2017年度,公安厅在办理信息公开工作中,均未收取费用。
七、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省公安厅将利用“阳光警务”平台对传统公安执法模式和服务模式进行改革重塑,稳步推进网上、网下业务的融合发展。将民警的执法依据、执法进程、执法结果等信息全部晾晒,将便民服务的具体内容、方式、渠道、标准、目标和工作要求全部公开,倒逼民警网下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同时,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流程和服务标准,做到质量目标化、方法规范化、流程标准化,并不断推出新的便民服务措施,让群众能够及时分享到公安机关改革红利。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7年第一季度,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和问题:一是公文类信息主动公开比例较低。省公安厅因工作特殊性公文类信息主动公开率较低,低于其他厅局。二是公开的热点一直较为集中。从业务内容来看,治安、交通、出入境等与居民切实利益相关的居民关注度较高。
下一步,省公安厅将切实推动和提高省厅公文类信息主动公开率,将紧紧围绕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建设法治公安这个总体目标,通过全力 “阳光警务”平台建设,切实做好2018年度政务公开工作。
附件1:政府信息公开统计表
青海省公安厅
2018年3月19日
附件1: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17年度)
填报单位(盖章):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025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14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2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025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804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142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147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1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1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3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1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0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1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1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1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1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1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1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2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1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1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 (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0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5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1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60 |
单位负责人:仓烜 审核人:铁富强 填报 人:侯贤卿
联系电话:8293216 填报日期:2018年3月19日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9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政务
Copyright © 2007-2017 青海省人民政府